企业文化

正奇生活

献给典当的战士们

发布日期:2014-08-19 浏览次数:5839

2014年,注定是金丰典当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在行业风险骤增、形势面临下行的浪潮中,我们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始终将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毅然逆流而上:年初,意识到环境的变化,我们撰写了《致客户的一封信》,提请客户关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此起彼伏的暗流;随着银行信贷的收缩,我们加大了对于风险的把控,通过部门梳理会、项目复盘会、员工互评会及同行拜访等方式提高我们自身的风险辨识能力;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营销压力日趋增大的情况下,我们搭建了集团公司内部的第一个微信公众平台等等。

从企业角度来看,在不同的外部环境采取不同的应对举措,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对于典当来说却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典当作为一种延续了近两千年的类金融机构,它不仅具有当代类金融机构所具备的金融属性,也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商品属性,而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民品业务逐渐被消费者所忽视,这就导致商品属性被边缘化,典当行与小贷公司同质化严重,竞争十分激烈;其次,典当行由商务部而非银监会进行监管,暂行的监管办法对于我们业务开展的束缚十分严重,无论是对于当物额度的控制还是对于融资渠道的限制,都导致我们时时刻刻面临营销难和风控难的两难处境。

 

        图:金丰典当“全家福”

事实虽如此,但无论形势如何困难,前路如何曲折,我们始终将个人的利益抛诸脑后,超越固有经验和自我局限,本着求实进取的态度,将企业利益第一的原则贯彻到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司的战士,即使是普通员工也能发挥自身的无穷力量,下面我想分享一个故事来表达我的想法。

为了探索民品创新的道路,补足典当的商品属性,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我和营业部的同事王军于6月13日前往北京参与典当法律高峰论坛及当地典当行的调研,而王军和我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北京典当行的装修样式与经营模式,从而为我公司新营业部的装修方案和业务开展提供借鉴思路。

我们是6月13日晚正式抵京的,在匆匆安置下来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始了调研之行。我们首先对前期搜集的华夏典当行门店分布进行了研究,合理安排了当天的调研路线。在6月14号、15号两天的时间内,我们从北京西北部一直跑到东南部,足迹遍布了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的6家华夏典当行和1家嘉德典当行,对商场店和沿街店的装修风格进行了拍摄,并以顾客的身份与营业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平时是如何工作的。

因为不停的奔波,我们顾不上吃饭,不仅仅是忙碌,更主要的是看见典当行业的先驱在民品业务方面无论是从规模还是风格上都远远超过我们,内心的焦急和压迫感让我们无心顾及其他琐碎的事情。期间,为了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务,王军想尽方法去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比如在华夏平安大街店,他佯装来典当手表的客户,去试探华夏典当的民品鉴定、评估能力;在王府井店,他在手扶电梯里上上下下十几遍,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的俯瞰角度可以拍到该门店的全景;在中关村店,我们伪装成购买玉石的客户,询问商品的来源、如何辨别真假等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王军接到过几次来自女儿的电话,说希望爸爸能给她买礼物回来,但我们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各类商场,王军却总是忘了这件事。问及原因,他笑着说道,“一到了商场满脑子都是典当行了,哪还有什么其他店!”肺腑之言也好,又或许仅仅是玩笑,那一瞬间我真的发现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公司的明天而努力着。

从北京归来之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前往天津调研当地典当行,虽然连续的奔波让我有些抵触,但是想到这大半年来为了应对典当行业所面临的压力,从领导到员工每一个人都在尽力拼搏着,心中也就释然了。那一刻,才明白原来企业文化真的是可以渗透的,从你我的举手投足之间,渗透到彼此的美好愿望中去。

可以说,对典当来说,我们所面临的是后有追兵,前有悬崖的严峻形势,我们金丰人在业务和创新上走的每一步都是顶着无数压力和负担的前进,是步履维艰的突破。可是没有人轻言放弃,我们没办法通过一己之力改变环境,但我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增强这风浪中一叶孤舟的抵抗能力,因为在我们心中,企业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并且是与实现自我价值相统一的。套用郭德纲的一句话来说,“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我们也爱典当这个行业,我们怕它被时代所抛弃了,奋勇前行的金丰战士们,加油!

(供稿: 金丰典当  蔡恒/文并图)

返回
顶部

返回顶部